受建筑業施工淡季影響,中國2月官方非制造業PMI降至五個月低點。但數據仍處在50上方的較高水平,且預期指數環比上升,都暗示隨著施工和消費旺季的來臨,非制造業將繼續向好發展。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周日聯合公布,2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54.5,環比下滑1.7個百分點,結束此前連續四個月上升勢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2月受建筑業施工淡季的影響,非制造業活動有所回調但仍運行在較高水平。春節效應帶動的消費增長助力指數維持高位,特別是居民出行和日常消費的運輸業和零售業表現活躍。
“結合前兩月數據變化,今年非制造業經濟延續較快的增長格局,伴隨著施工和消費旺季的來臨,有望繼續向好發展。”他并認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土木工程建筑業的新訂單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意味著投資需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
官方新聞稿顯示,2月非制造業PMI各單項指數中,收費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與上月相比上升。其中業務預期指數漲幅1.3個百分點至62.7,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保持樂觀。
其它分項指數中,除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和中間投入價格指數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外,剩下指數的降幅均在1個百分點以內。其中,中間投入價格指數雖然回調,但仍處在56.2的高位,成本推動的價格上漲壓力依然存在。
分行業來看,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8.8,新訂單指數為43.6,延續淡季特征,但業務活動預期創近兩年新高,反映企業預期趨于樂觀。
而由于中央一再強調反腐倡廉,因此,受節約風氣的持續影響,餐飲業新訂單連續兩個月回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42.3,創出歷史最低水平。
備受關注的中國“兩會”即將啟動,其中政協會議將于今日下午拉開帷幕,全國人大則定于周二(3月5日)召開,屆時中國最高層人事變動將塵埃落定。金融市場將密切留意新一屆領導人傳遞出的訊息,研判中國政策和改革動向。
上周五出爐的中國2月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采購經理人指數)雙雙回落,但仍均連續數月處于榮枯分水嶺上方,意味著中國經濟仍在復蘇途中,但力道有待進一步確認;而此前因信貸數據大增引發的經濟過熱擔憂,或許可以有所減輕。
匯豐定于3月5日(周二)北京時間上午09:45公布中國2月服務業PMI。
中國非制造業PMI指數體系,由商務活動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手訂單指數、存貨指數、中間投入價格指數、收費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等10個分類指數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