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于黃金、原油和銅的拋售在4月份達到紀錄高位,但得益于美歐央行的寬松刺激政策和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好轉,與商品市場4月份的整體低迷不同,外盤商品市場在5月份的第一周整體實現了上漲或持平,然而在制造業活動仍不景氣的情況下,商品市場的強勢反彈是否會延續下去仍有待觀察。
商品市場改變4月跌勢
美國勞工部上周數據顯示,美國4月非農就業崗位增加16.5萬個,預估為增加14.5萬個,美國4月失業率為7.5%,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
此外,由于不斷上升的失業率和通脹水平出現下降,歐洲央行上周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降至0.5%的紀錄低點,以挽救不斷陷入衰退的歐元區經濟,美聯儲也承諾繼續每月購債850億美元的計劃以提振經濟。
受利好消息影響,與工業需求緊密聯系的基本金屬首先反彈。上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收報7265美元,漲6.09%,創下18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當周漲3.2%。
不僅如此,其他基本金屬不僅在上周五出現較大漲幅而且在上周實現了累計上漲或持平,一改4月份連續數周的跌勢,LME三個月期鋅報每噸1885美元,上漲3.6%,當周持平;三個月期鉛報每噸2038美元,上漲5%,周漲0.3%;三個月期鎳報每噸15200美元,上漲3.6%,當周漲0.05%;三個月期鋁報每噸1882美元,上漲3.9%,周漲0.4%。
基本金屬庫存也在下降,截至上周五,LME金屬銅庫存總計60.87萬噸,周減少10900噸,降幅1.76%。其他基本金屬鉛、鋅、錫、鎳、鋁庫存也出現小幅下降。
在非農就業數據的提振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6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周五上漲1.62美元,報收于每桶95.61美元,漲幅為1.7%,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周累計上漲了近3%。
雖然國內期市在上周五幾乎全線上漲,但是與外盤市場幾乎全部上漲不同,上周國內期市走勢分化,農產品多數上揚,普麥、強麥漲幅靠前;能源、化工多數下挫,僅橡膠上揚2.28%;金屬產品也多數下跌。
制造業仍是關鍵
回顧4月份,全球4月制造業放緩,美國4月制造業PMI為52.1,歐元區4月制造業PMI降至46.7,中國4月制造業PMI為50.6,4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5%,也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
制造業放緩很明顯地反映在了商品市場,湯森路透CRB商品指數在4月下跌了近6%,自今年初以來下跌約4%,其中重要的工業品如基本金屬和原油下跌明顯。
進入5月之后,僅靠好于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和央行的寬松政策似乎難以支撐全球主要商品繼續強勢上漲,制造業活動仍是拉動商品價格上漲的關鍵。
對于中國4月制造業PMI從上個月的50.9降至50.6,巴克萊研究認為,從歷史情況看,4月份PMI從上月通常會開始上升(2006~2012年每年如此,2011年例外),今年的下降(環比下降1%)可能表明月度經濟活動與往年同期相比較為疲軟。
此外,雖然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是推動上周外盤商品市場大漲的主要原因,但是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卻表示,就業數據很有可能在下一季度惡化,如果不僅僅是看上周的報告,而是看過去幾個月以來的整體數據,可以發現經濟增長相當乏力。
以原油為例,美國石油協會(API)數據顯示,在4月份最后一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幅超出了預期,增加了520萬桶。同時據路透4月油價調查,布蘭特原油今年平均價格預計為每桶107.60美元,低于3月調查預估的110.80美元,也低于去年的均價111.70美元。
與基本金屬和原油不同,黃金與制造業聯系并不緊密,雖然市場看空力量依然強大,黃金ETF持倉量也在不斷下滑,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在上周仍然反彈了0.7%。世界黃金協會(WGC)總經理Marcus Grubb上周表示,推動黃金價格連續12年走高的多個基本面因素目前仍然存在。
中國和印度的黃金需求占據全球需求總量的一半還多,Marcus Grubb分析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實物黃金需求依然強勁,如果不考慮塞浦路斯拋售黃金的潛在可能性,全球各大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央行近幾年來一直是黃金的凈買家,而目前條件下各國央行繼續購買的理由依然存在。
以土耳其為例,4月土耳其黃金進口量跳升至45.49噸,是3月進口量18.26噸的兩倍多,也是2008年12月以來的最高月進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