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4年美國不會在進口方面有很強的增長,特別是因為美國房地產復蘇會是主要動力之一,但是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本土市場,對進口的影響有限。”
雖然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但美國經濟處于一個增長速度趨緩、總體更為穩定的經濟運行格局中。
2013年一二季度,美國GDP按年率計算增長2.5%,對于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來說,2.5%的增長不好不壞。展望第四季度,即便有從萬圣節開始一直延續到圣誕節等假日消費的刺激作用,但從多年的歷史數據來看,美國第四季度經濟通常表現遜于前幾個季度。
雖然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從過去10%降到了現在3%,但是因為經歷了美國政府的臨時性關閉,所以第四季度的經濟情況仍然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即便到12月份,也很難確保房地產市場和勞動力市場能夠有多大改善。根據推算,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兩周將使得美國第四季度GDP增速減少0.5個百分點,預計僅能實現2%的增長。
美國房地產回升是其經濟復蘇的一個重要的指標。2013年美聯儲在沒有量化寬松退出的具體報告之前,房地產市場預期會處在一個溫和回暖的狀態,目前新增房地產需求從50萬套逐步增加到80萬套左右,長期看,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常態中位數的需求水平是120萬套,預計在未來的一年中房地產存量預期會減小。
考慮到,2014年財政方面的干擾會比2013年有所減少,且目前汽車行業還有很多積壓的需求尚未釋放,預計2014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還有進一步溫和提速的空間。
應該清醒地看到,此次美國經濟復蘇從模式上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復蘇,而是在再平衡趨勢下呈現一些新的特點。
按照傳統意義上的美國經濟復蘇看,經濟調整時期肯定是積壓了很多需求。因此衰退結束之后,諸如在商業方面的資本支出、房屋市場等都會有一個很大的需求。但是,這一次美國經濟復蘇呈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較之以前的復蘇,美國這次的復蘇不同之處就在于:這次率先恢復復蘇的還不是汽車、資本需求等;而是在住房市場、政府的服務需求等方面,這些領域的復蘇有一個特點,就是對外部的帶動作用會比以前減弱,例如房地產主要是本地市場,政府服務需求也主要是面向本地。預計2014年美國不會在進口方面有很強的增長,特別是因為美國房地產復蘇會是主要動力之一,但是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本土市場,對進口的影響有限。
因此,中國需要關注的是,即使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對中國出口的帶動作用也會減弱。從出口的數據可以看到,中國對于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出口份額中比例,對中國外貿出口影響的比例從5.9%上升到7.6%,而東盟國家則從7.6%上升至11.1%,目前對金磚國家和東盟經濟體的出口份額已經形成與歐美分庭抗禮之勢。
與此同時,對發達經濟體出口份額占比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同一時期,對美出口占比從19.1%下降至17.1%,對歐盟出口份額占比則從21.9%下降至16.2%。可見歐美的出口占比在下降,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占比在不斷上升。如果2014年新興市場的經濟狀況動蕩,美國等的復蘇對出口的帶動可能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