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面上8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小幅回落表明前期微刺激對實體經濟的改善作用正在減弱,而歐美市場也并未出現強勁的利好經濟數據支撐,從而導致了以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市場的普跌。而天然市場也并未逃脫下滑命運,進口現貨市場自7月份以來經歷了一輪明顯的下跌走勢,當前的價格已跌至今年以來最低水平10800元/噸左右。而當前泰國政府拋儲21萬噸橡膠庫存的消息反復壓制市場,期貨也無法在當前低迷的行情當中尋求利多之撐,因而膠價也在不斷創新低后仍未有放緩跡象。而鑒于當前的市場現狀,國內乳膠市場也呈現出了以下的特點:
國產產量同比下滑 全年產量恐回落
膠價低迷運行的利空因素傳導至上游原料市場,加工企業開工低迷,膠農原料收購價格一跌再跌。據統計,近三個星期時間,海南原料膠水收購價格自14500元/噸至當前的12400元/噸水平,整體跌幅達14.48%,正因為價格的大幅下挫,膠農割膠積極性明顯降低,尤其是民營膠廠停產觀望有所增多,而海膠等國營膠廠整體產量相對保持平穩,但并未出現明顯增長的狀態。因此市場最終呈現出了產出旺季的旺季不旺局面,而我們也可以預測今年產區產量減少或成大概率事件。
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 美金船貨無人問津
前期價格的持續攀升刺激國內買盤意向升溫,而目前價格的走弱加之工廠采購氣氛欠佳,市場買漲不買跌心態下觀望濃厚,美金盤船貨采購鮮有聽聞,業者多以消耗庫存為主,國內部分中型貿易企業表示其月銷量低至200噸左右,較去年同期下滑近30%-40%。而這與7月底、8月初船貨密集到港的景象截然相反。
而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來看,當前天然乳膠已然跌至相對偏低水平,而在目前膠價水平下,來自于主產國膠農的抗議之聲不絕于耳,各產膠國為保護國內橡膠產業也在不斷出臺一些列的扶持政策,比如越南呼吁取消出口稅、印度提倡提高進口稅等等,而從天然乳膠市場來看,隨著近兩三年價格的持續回落,市場已逐漸回歸至基本面行情,對于未來整體走勢的預判應回歸至供應與需求方面的考量,而就當前局勢來看,供需面表現較弱,因此乳膠市場反彈行情尚未到來。
(以上評論僅為撰稿人經驗及觀點 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