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整個化工板塊受原油等因素影響快速下跌之下,滬膠的表現相對較為理性,可見滬膠在三季度加速下跌之后,進入10月份跌勢明顯放緩,或許暗示著市場在發生轉變。在沒有重大利空消息(比如銅的破位下行引發的市場恐慌)出現以前,再度加速探底較為困難,更多的表現為:盤中節奏被短線資金主導。
1.房地產市場難言向好 全面寬松不可期
盡管國慶節前央行宣布放松房地產限貸,但從目前公布的數據看,此消息對短期市場信心提振有限。政策出臺后,十一房屋銷售并未出現爆發式增長。不論從此次托市力度和政策失效來說,年內需求復蘇無望仍是大概率事件。
在二季度貨幣政策隨之步入了微調期,定向寬松意圖顯現。對于貨幣政策取向,央行將其定性為“微調”,并一再強調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沒有改變,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盡管一再通過“微調”引導市場,但是三季度經濟壓力倍增,目前實際情況是,之前快速擴張的行業,目前大多處于產能過剩局面,實體經濟短時間內難以形成良好的經濟循環,對實際經濟并不能產生直接拉到效應。中國9月CPI意外降至1.6%,重回"1"時代,創逾四年半新低。PPI降至-1.8%,連續第31個月負增長。 分析認為,CPI受當前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石油價格下跌以及翹尾因素影響。盡管貨幣政策維持穩中偏松,但對物價影響有限,且全面寬松不可期。
2.保稅區庫存回歸正常,貿易商數據減少 產業鏈環境發生改變
根據QinRex提供的數據,青島保稅區庫存天膠庫存從5月份峰值36.22萬噸,到9月底的15.41萬噸,短短4個月的時間下降了近21萬噸。在內外價差倒掛的情形下,首先是港上貨物售罄,之后工廠開始采購區內貨物。當然這其中銀行停貸和海關收緊政策起到關鍵作用。因為天膠大跌使得幾乎所有銀行停止橡膠信貸業務,許多貿易商最終倒在了資金匱乏上,被迫割肉出貨。可以說,截至目前,除了有資金實力的個別企業不為所動外,絕大部分企業的貨物都進行了處理。濁浪淘沙、推陳出新,蕩滌了不良庫存后,保稅區將會向良性方向發展,供應端的壓力也小幅緩解。保稅區庫存回歸正常,港上貨物被直接銷售,貿易商數量也在逐漸減少中,整個產業鏈的環境在大跌之后已經發生變化。
3.需求穩定無亮點 但并未倒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月8號稱,今年9月汽車產銷分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2%和2.5%,同比增速較低。1-9月汽車累計產銷增幅繼續回落。前九月,重卡市場累計銷售各類車輛約58 萬輛,比去年同期(567209輛)只微幅增長了2.4%,相比前八月4.9%的累計增幅,重卡市場的增長幅度繼續逐月縮窄。輪胎市場表現較為相似,整體看需求穩定無亮點,但并未出現倒退。
4.滬膠代表的全乳價值已經回歸 疊加國儲收儲利好支撐
當前1411合約價格、復合膠、越南3L,三種膠的價格差別不大,可見在經過大幅下跌之后,全乳膠已經回歸到自身的使用屬性。對于滬膠而言,扭曲的定價已經得到修正。近期國儲收儲傳言四起,從保護國內膠農,維持國內天膠戰略發展看,概率很大,且收儲很有可能以全乳膠為主。后期更多的應該關注旺產期內,現貨價格能否企穩;現貨是否跟隨期貨的反彈而走高。
5.復合膠國家標準基本確定 或將刺激其他膠種的使用量
當前復合膠一般含有3%到5%的炭黑,但2014年10月30日即將公布的國家標準中,復合膠炭黑(白炭黑和黑炭黑)的比重要增加到12%。增加炭黑含量直接意義就是要壓制下游對復合膠的需求量,從而帶動標膠、全乳膠的需求,支撐國內天膠產業。
6.風險點提示:
前面列舉了很多行情轉向的信號,但是壓制天膠行情的最關鍵因素:供給嚴重過剩并未發生改變。據現貨行業權威人士分析,目前的過剩量要遠大于ANRPC給出的60萬噸的數量。同時,上期所仍有7萬噸的老倉單交割壓力,泰國21萬噸的拋儲撲朔迷離,都嚴重壓制現貨市場反彈。
近期原油、倫銅等外盤品種連續下行,給市場帶來新的恐慌。尤其是滬銅如果再次破位下行的話,對整個商品市場信心打擊比較大。滬膠1501近期一直未能突破12650一線的壓制,反彈動能也在逐漸消失。
7.行情展望
天然橡膠跌倒目前為止,留下的下行空間已經很小,對于主力資金而言,繼續做空的風險增加,這也是滬膠一直在12000上方弱勢震蕩,未能跟隨原油以及國內塑料、PTA等品種再創新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前期趨勢空單可以觀察銅是否破位下行,如果未能破位,則最好在12000-12450區間離場或者減倉,在行情不明的情況下,暫時護住利潤為上策。不過因為基本因素并未改變,滬膠的反彈高度受12800-13200區間的壓制較強。風險收益比不成比例,并不建議短線做多操作。可考慮在1501與1411合約價差超過1500時,可以考慮短線做價差回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