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發展重心“三下一上”
2014年,“新常態”成為最熱的經濟關鍵詞。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那么用“新常態”的視角看當前輪胎行業的發展現狀,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呢?在新發現的背后又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呢?從行業發展重心、產量增速放緩、屢遭貿易壁壘和行業利潤壓縮四方面來闡明輪胎已經進入“新常態”時代。以下主要闡述行業發展重心的轉變。
1. 世界75強發展重心下移
世界75強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已連續12年穩居前三,其中普利司通連續6年位居首位。但是全球歐債危機的背景下,多國家經濟受到重創,三巨頭在世界75強的比重也在不斷下滑,從2009年的43.7%下降至37.6%。而相對三巨頭的發展速度,11~30名的輪胎企業發展增幅明顯快于前十名企業。2014年的75強排名中,中國企業表現再度搶眼,入圍企業數量再創新高,占據75強輪胎企業數量的35%,其中山東地區的輪胎企業尤其顯眼,數量達到15家。
2. 產品價格重心下移
在全鋼胎市場占有率上,內資品牌占據著市場較大份額,尤其是不三包品牌,估算不三包輪胎約占全鋼胎總量的60%,且山東地區已是不三包市場的發源地。企業多、品牌多、貼牌品牌更是數不勝數,加之當地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壓力可想而知。在今年形勢下,對價格不敏感的外資品牌、內資品牌均呈現走低態勢,而相對價格敏感的不三包品牌更加難逃此劫。統計顯示,2014年全年山東地區不三包輪胎出廠價格已連降11次,有內胎降幅高達32個點,真空胎降幅高達35個點。截至2月底,山東地區玉麒麟12.00R20 花紋YL528市場主流一級價1030元/條,同比250元/條,降幅達到19.1%;三泰12.00R20 花紋ST901市場主流一級價820元/條,同比下滑220元/條,降幅達到21.0%。
3. 行業開工重心下移
2014年國內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較2013年走低,數據監測,2014年山東地區全鋼胎平均開工率70.55%,較2013年下滑1.85個百分點。原料價格持續走低、終端需求疲軟加重、廠家庫存積壓高位、出口市場阻礙嚴重等種種因素制約著國內全鋼胎產能的全面釋放。
4. 企業庫存重心上移
從調研的25家生產企業、25家一級代理以及35家二級經銷商的庫存情況可以看出,2014年生產企業及一級代理商庫存基本維持日均產量及日均銷量的40天左右,個別月份高達60天的量,較2013年普遍增加,相對二級經銷商在資金周轉等問題上不敢貿然大量囤貨,有資金優勢的二級商庫存多維持日均銷量的30天的量。終端需求疲軟是導致全鋼胎庫存增加的主要原因。環保治污、礦區關停、物流活躍度降低等眾多因素均制約著國內全鋼胎市場的向好運行。由于廠家和一級代理牽制于年初的長約合同,廠家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開工必須維持較高水平,庫存積壓在所難免,同時代理即使在走貨不順暢的情況下,每月都有拿貨計劃,但終究難以消耗廠家的龐大庫存,而下游二級商多而散,拿貨的品牌較為靈活,加之資金有限,庫存多維持基本量,積壓現象較少。
觀點:國內輪胎行業發展的持續上行的道路已經結束,在增速放緩、重心下移、利潤壓縮的“微增長”時代,國內輪胎行業發展緩慢開啟“新常態”模式。在經濟穩增長環境中和市場需求低迷未復蘇下,輪胎企業如何選擇發展思路則顯得尤為重要。
二、保持中低速慣性增長
說到當前我國輪胎行業已經步入“新常態”,除了行業重心發生了改變以外,保持中低速增長也是當前發展“新常態”之一。
近幾年,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國內經濟增幅下降,汽車產銷回歸理性,公路貨物運輸增速回落,外銷市場需求不振,我國輪胎產業告別了高增長時代,呈現出中低速增長的發展新態勢,這也是當前輪胎行業發展的“新常態”之一。2010年以來,我國輪胎產業增速持續下降,從2010年19.7%的增速下降至2014年的11.2%。
在當前形勢下,我國輪胎行業面臨眾多問題,自主品牌競爭優勢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國內外價格戰激烈、易遭受貿易保護壁壘、利潤不斷壓縮等問題。在經濟“弱復蘇”的波動中和市場需求仍低迷的情況下,主要建議如下:
1、推進品牌建設,增強市場競爭力。我國是世界最大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但企業知名度與此并不相稱。在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中,自主品牌顯得越來越重要,有了自主品牌,我們不再只是給外資企業作嫁衣裳,靠賺取微薄加工費生存;有了自主品牌,我們不僅可以開拓國際市場,還能拉動內需。
2、增加技術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美國雙反調查已經進入尾聲,最終征收高額的關稅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同時歐盟綠色輪胎標簽法第二階段即將實施,對中國輪胎企業又將是一大考驗。只有打破產品的技術壁壘,加快自主技術升級,開發環保節能輪胎,推進綠色輪胎產業化,適應和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同時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性價比,推進產品結構調整,由低端發展至中高端。
3、實施兼并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國,但企業數量眾多,小而分散,且組織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兼并重組是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產業集中度的重要途徑。其中賽輪股份對金宇實業、沈陽和平,雙錢集團對新疆昆侖相繼實施了兼并重組,開啟了中國輪胎的行業整合。
三、行業利潤不斷被壓縮
近期網上一篇關于輪胎項目“流產”的文章,讓人不寒而栗。當年“井噴式”的輪胎投資熱潮已經褪去,留給眾人無盡的遺憾和感慨。德瑞寶事件的發酵,已經改變了銀行對輪胎投資的看法,在收支不平衡下,輪胎行業已無樂觀利潤可言。
1. 利潤空間不斷壓縮
2014年是中國經濟“三期疊加”的一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輪胎行業雖有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然存在問題更加突出。整個行業保持中低速慣性增長,前期投資項目產能集中釋放以及中端產能相對過剩更加嚴重、行業發展重心下移、遭受一系列貿易壁壘等問題使得輪胎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前兩年橡膠價格下滑給橡膠企業帶來的價格紅利在2014年完全消失,同時加深了市場的跌價預期和觀望情緒,使2014年的產品價格下滑速度遠遠大于原料下滑。天膠價格與輪胎產品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使行業利潤增幅較2013年同期大幅回落。原材料價格下跌的紅利消失;輪胎產業產量、收入同趨勢增減局面被打破;低成本的紅利也逐漸消失,同時復合膠標準調整的實施將進一步推高成本,對利潤逐年下降的中國輪胎企業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2. 部分企業實現利潤對比
2014-2015年一季度部分企業實現利潤對比
單位:萬元
企業名稱
|
2015年一季度
|
2014年一季度
|
同比
|
雙錢集團
|
-15794.8
|
6058.2
|
-360.7%
|
廣州華南橡膠
|
456.7
|
-463.3
|
-198.6%
|
山東八一
|
502.0
|
-560.0
|
-189.6%
|
山東萬達寶通
|
-4.9
|
4011.9
|
-100.1%
|
江蘇韓泰
|
294.2
|
10353.3
|
-97.2%
|
泰豐輪胎(江西)
|
138.0
|
1056.0
|
-86.9%
|
貴州輪胎
|
1462.5
|
6440.8
|
-77.3%
|
山東泰山輪胎
|
307.0
|
944.6
|
-67.5%
|
青島森麒麟
|
1627.2
|
4847.9
|
-66.4%
|
賽輪金宇
|
3991.0
|
10808.7
|
-63.1%
|
協會統計的42家會員單位中,27家輪胎企業2015年一季度利潤總額出現下滑,其中雙錢集團位居跌幅榜榜首,同比下降幅度最大,高達360.7%,而優科豪馬位居跌幅榜榜尾,同比下降幅度為5.8%。在跌幅榜中,同比降幅超過100%的除去雙錢集團還有三家,分別是廣州華南橡膠、山東八一和山東萬達寶通,同比降幅分別為-198.6%、-189.6%和-100.1%。從這27家企業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還是斜交工程胎生產企業,2015年一季度利潤實現均出現下滑,大環境經濟下行是導致此現象的源頭,同時原材料價格下滑、橡膠產品價格攀附下行、美國發起雙反調查使得輪胎價格重心下移,企業利潤增幅回落。
綜上所述,“新常態”是2015年國內輪胎行業經濟運行的宏觀大背景,在這種情況下輪胎行業新老問題交織,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結構性與周期性矛盾相互影響,輪胎行業發展呈現出一系列重要的趨勢性變化,低端產品增速下降、產能過剩和同質化嚴重建設矛盾突出、原材料供應和產品市場兩頭受阻、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等多方面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