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周二,在1660億元MLF到期的情況下,央行一改常態并未續作,這使得本已緊張的資金面持續緊張。
上海某大行交易員表示,今日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極其緊張,昨日央行MLF沒有續作,加上月底因素,隔夜和長期資金融出極其不足。
廈門某城商行交易員表示,“這幾日銀行間資金面一直很緊張,較大的股份行不知為何也沒有出錢。我們都是靠借非銀機構的錢平倉。”
至26日下午乃至收盤后,銀行間資金拆借的QQ群中,“強力預借明天隔夜”;“借7天資金,直連,可押利率”;“借7天大量,押中債、上清皆可,求大神解救”仍在刷屏。
從資金利率上看,10月26日,上交所國債回購隔夜利率GC001一度漲至5.880%,尾盤突然下跌;7天期GC007連續7天上漲,26日最高報4.500%,當日上漲10.57%。深交所國債回購隔夜利率R-001最高漲至5.712%;7天期R-007亦是連續上漲,最高漲至4.920%,當日上漲14.12%。
對于尾盤波動,“尾盤一般都是臨時性補頭寸或者出錢,量比較小,價格一般不太具備參考性。”有銀行交易員如此解釋。
至于為何流動性緊張,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直接的誘發因素應該是外匯占款的減少、此前逆回購大量到期和政策當局促使債市去杠桿的操作。
從央行公開市場向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傳導鏈來看,資金市場是單向市場,五大行和國有銀行是“搬錢”、“出錢”的單一力量。若大行出錢,則資金偏松。
公開市場上,本周(10月24日-28日)共有4250億元巨量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為900、600、850、1100、800億元。周二有1660億元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但周二央行出乎市場意料的并未續作MLF,周三央行連續第六日凈投放,當日凈投放1250億元。
上海另一大行交易員表示,其所在銀行這幾日并未融出資金。其表示,銀行間資金緊張與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的影響關系不大。
深圳某銀行資金運營負責人表示,MPA考核只和季度末有關系,而且目前是試測算,不會對資金面真正造成擾動。影響當下資金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0月是繳稅月,資本外流壓力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下,央行對基礎貨幣的投放趨于謹慎。他解釋稱,拆借資金越頻繁,例如當日資金的拆入拆出,會使得投放資金摩擦系數增大,對貨幣投放數據造成擾動。
他表示,目前資金市場上24天、一個月等中長期資金都能借到,但是隔夜資金拆借就很困難。央行希望金融機構拆借中長期資金,機構更傾向于融入隔夜、7天等短期資金,央行和機構之間仍處于“博弈”之中。
接下來兩個月,由于12月財政存款大量投放,資金面會稍微寬松。但是11月、12月金融機構需籌備跨年資金,需要看央行會否融出三個月以上長期資金。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也認為,近期季末繳稅等因素疊加匯率貶值和資金外流壓力,資金面持續緊張,而在1660億元6月期MLF到期之際下,央行也并未續作MLF,匯率是核心掣肘。
他認為,外匯儲備下行過快、規模有限是剛性約束,在緩解外儲壓力和控制貶值預期意圖下,貨幣政策呈現中性趨緊,近期短期資金緊張和今日MLF停止續作都說明央行有意收緊短端流動性。
魯政委表示,展望未來,流動性總量不會持續緊張,因為目前M2和社會融資增速都低于年初預定的目標,但短端利率的波動性會加大,以此促使債市去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