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術語”是國際貿易中的一種標志術語~~它是國際貿易實務操作中最不可缺少也最具特色的表示交易條件和價格構成的語句~~~
今天我只針對日常工作中碰到最多的問題,來和大家探討如何區分和記憶我們最常見的術語~~
大家都知道,貿易術語表示的是交易規則和價格構成,一共13種分成了四組~~分別為e,f,c,d而其中我們用得最多的莫過于f組和c組的術語~~
對于術語的解釋我就不重申了~那么根據這兩組術語的特點我們不妨挑出重點來歸納一下,這樣就能記住他們的特點和區別~~~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來記憶構成的要素~~
我所說的常用術語是以下六種,看看大家經常看到的是不是這六種:
fob, fca, cif, cfr, cpt, cip
如何巧妙的記憶呢?既然我們知道貿易術語表示的是交易條件和價格構成,我們可以簡單回想一下,我們通常考慮的交易條件是什么?
通常情況下價格構成不出這幾項,成本賣價,運費和保險
很直觀,成本賣價實際上就是fob,
保險是insurance, 運費是freight, 那么如果把成本用cost代替,那么我們很容易就拼出cif了。
按照上面的理解,如果我們以賣方義務的遞增為序,那么fob和cif的區別就是:
fob賣方負責成本部分的義務和風險,(其中包括內陸運費)
cif就等于說是fob+i+f了。
同樣的道理~~cfr實際上是在生本的基礎上增加了運費,也就是說是fob+f
那么我們的排序就可以寫成:
fob cfr cif
它們的關系就是賣方義務遞增。
然后,常用術語種的另三項fca,cpt和cip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貨交承運人”仔細看一下,fca叫做貨交承運人,cpt叫做運費付至,而cip叫做運費保險費付至~~那這樣一看,這三個術語實際上也遵循賣方義務遞增的原則!排一下也就成了:
fca cpt cip
最后,我們看看前三個和后三個的關系~~很明顯~~
fca也就是基于fob的貨交承運人術語~~cpt是基于cfr的貨交承運人術語,而cip是基于cif的或交承運人術語。
那么一一對應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個賣方義務遞增的模式來記憶六個術語的區別和含義了~~
fob-fca
cfr-cpt
cif-cip
雙向記憶,縱向的關系是賣方義務遞增,而橫向的關系是相同的賣方義務的貨交承運人派生。
相信很多高手也都用的我這種方法記憶的~~很直觀也很方便,不容易出錯!希望大家也能采納,練好貿易術語這項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