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國家統計局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 共同編制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從1月的52.9%降至52.2%,Markit/匯豐采購經理人指數從1月的54.5%降至51.7%。
“去年12月以來,官方PMI和匯豐/Markit采購經理人指數都呈現下滑趨勢,表明制造業活動增速可能有所放緩,但考慮到春節效應等干擾,應謹慎看待近期尤其是2月數據。許多制造商(尤其是出口商)在春節假期結束后數周才會全面恢復生產,因此當月數據可能偏低。”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兼中國經濟師宋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宋宇和喬虹表示,需要綜合工業增加值等指標才能證實去年11月以來實體經濟增速確實有所放緩。倘若增長確實放緩,鑒于最近數月出口非常強勁,國內金融狀況收緊尤其是M2增速放緩導致內需增長減速很可能是其主要原因,盡管兩節前后的貨幣數據同樣受到嚴重干擾需要格外謹慎看待。實體經濟增速放緩應被視為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通脹壓力緩解而實體經濟增速依然較快。
“去年12月以來,官方PMI和匯豐/Markit采購經理人指數都呈現下滑趨勢,表明制造業活動增速可能有所放緩,但考慮到春節效應等干擾,應謹慎看待近期尤其是2月數據。許多制造商(尤其是出口商)在春節假期結束后數周才會全面恢復生產,因此當月數據可能偏低。”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兼中國經濟師宋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宋宇和喬虹表示,需要綜合工業增加值等指標才能證實去年11月以來實體經濟增速確實有所放緩。倘若增長確實放緩,鑒于最近數月出口非常強勁,國內金融狀況收緊尤其是M2增速放緩導致內需增長減速很可能是其主要原因,盡管兩節前后的貨幣數據同樣受到嚴重干擾需要格外謹慎看待。實體經濟增速放緩應被視為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通脹壓力緩解而實體經濟增速依然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