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的行為經常是非理性的。”克里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未來幾年,中國可能會有經濟下滑或金融危機,迫使外國投資者停止押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但現在的現實是,外國投資者仍然很高興地忽視基本面,盲目地把大量資金投向中國項目,直接或間接地賭人民幣繼續升值。
上述香港對沖基金人士也認為,從購買力看,可以認為人民幣是高估的,但是高估并不能成為看空的理由。
總部位于倫敦的對沖基金藍金資產管理公司(BlueGold Capital Management LLP)宏觀經濟與貨幣業務常務董事任永力認為,回答“人民幣是否會貶值”的關鍵考慮是,對于人民幣匯率,中國決策者可能做什么?
任永力說,盡管人民幣已經有彈性多了,但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變動速度方面,政策影響仍然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外匯儲備累積的速度仍然非常快。這表明,人民幣對美元的變動幅度,是在決策者而不是投資者在掌控中。”
一位華盛頓對沖基金的中國研究總監認為,中國央行手握逾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能掌控人民幣升貶,如果有貶值壓力,可以拋售美元買入人民幣。對此,湯普森認為,人們提到中國的大規模外匯儲備是正確的,但是其風險在于,如此大規模的流動性有可能突然間消失。
任永力認為,只要中國政府把通脹視為比增長更重要的首要焦點,人民幣兌美元就會繼續升值。然而,如果下半年全球經濟實質性放緩,削弱了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可能會看到人民幣升值速度放慢。
近期市場數據傳遞的一些信號,顯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預期趨弱,值得進一步關注。
5月開始,一年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逐步下降。一年期NDF與當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相比顯示的升值幅度,從4月29日的3.02%降至7月19日的1%。
同時,國內人民幣遠期結售匯(DF)與NDF價格持續出現倒掛。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DF與NDF價差往往較為敏感地反映了升值預期的強弱,一般NDF反映的升值預期比DF更大,當NDF大于DF時,意味著海外投資者的升值預期減弱,海外投資者對匯率預期變化更為敏感,因此出現倒掛值得關注。
從歷史數據看,2005年7月匯改以來,DF與NDF價格倒掛的現象出現過三次。第一次在2008年三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與這次倒掛相伴隨的是,人民幣兌美元長達兩年的升值停滯期;第二次在2010年二季度短暫出現,當時監管部門反復重申人民幣不會一次性升值,市場升值預期不斷削弱;第三次,則是從5月開始價差收窄,間或出現倒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