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在中國國內取得成功,分別是:由總部領導的生產工廠及分銷機構;國內市場的成功及在國外市場的潛力讓國際化成為可能;建立國外市場交易,分銷及銷售活動;
第二步則是進軍外國市場,要求國內企業從國外尋找商務合作伙伴;與貿易合作伙伴合作;在國外有自己的總進口商;
第三步是至為關鍵的。中國總部發展到建立起生產、分銷、銷售、物流、市場和研發各個系統后,也在海外建立起自己的子公司。這些子公司主要負責產品的出口。
第四步時,中國公司海外子公司必須根據各國的稅率繳納稅收,而在海外子公司將利潤匯回國內時,中國還要進行再一次征稅。(如果簽署了雙邊稅收協定,中國只需征收稅收的差額,比如國外已征收30%,國內就還要征收3%)
通過對幾個歐洲國家的稅率數據,其中法國:34.3%;德國:38.3%;意大利:37.3%;英國:30%。與之對比,日內瓦的普通所得稅率是24.2%(另有特殊稅務制度);年資本稅率為0.067%~0.45%;允許7年的虧損結轉(中國為5年)。
為了合理避稅,企業在日內瓦建立一個公司的海外總部,控股所有海外子公司。他同時特別強調,從第三步到第四步,中國公司業務規模不需要擴大,只是多了一個海外總部而已。
根據瑞士及日內瓦的稅收政策,包括控股公司在內的四類公司享有特惠,分別是:大公司、貿易公司、控股公司和金融企業。
其中大公司指的是全球中心在日內瓦,但購銷系統及其他服務中心在境外的公司,這類公司的所得稅率是外國原始凈收入的4.1%到11.2%之間。在整個歐洲,愛爾蘭以12.5%的稅率成為日內瓦的唯一潛在競爭者。
貿易公司指的是主要與國外供應商及國外客戶直接買賣的經濟企業,其所得稅率是外國原始凈收入的7.8%和11.7%之間??毓晒?資產或收入須有2/3來自其控股的公司)和金融企業則分別享受7.8%和1%~4.5%之間的所得稅率。
除了日內瓦自身的稅收特惠外,通過日內瓦和其他國家的稅收協定及國內法律的國際配置等財務技巧安排,還可以將其他國家的所得稅率降低。
舉例而言,中國公司德國子公司和英國子公司某年分別實現利潤1000萬元,那么按照這兩國的稅率,分別繳納所得稅383萬元和300萬元。但如果將這兩個海外子公司納入日內瓦總部(假定日內瓦控股100%),中國公司在海外繳納的稅收分為兩塊:一塊是在日內瓦,按7.8%比例,累計是156萬元;一塊在德國和英國,稅率降低到10%左右,大約200萬元。兩塊合計356萬元,較以前稅負降低了一半。
日內瓦還提供優惠的減免稅措施,諸如利息減免、紅利免稅及對移民雇員的特別稅收減除等方式,已成為歐洲最具稅收吸引力的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