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膠周四再現大跌,業內人士認為,下游輪胎需求不旺,國家不斷收緊銀根,外加國內外產區新膠逐步上市,膠價后市將承擔很大壓力。
期貨日報5月13日消息,上海一貿易商表示,與本周初相比,周四客戶電話詢價的次數少了很多。他戲言,就算不看行情,單憑來電的頻繁程度就能對當天膠價走勢有一個大致判斷。如果下游貿易商和終端客戶的電話詢價次數比較頻繁,那么天膠價格上漲的概率比較大,而當價格下跌時,詢價電話則會少一些。
昨日國內天膠期價出現大跌。主力Ru1109合約報收29745元,重挫1680點,跌幅5.35%。與此同時,國內天膠現貨價格也出現回落,其中海南產全乳膠主流報價為34800—35000元/噸,云南產全乳膠報價在34800—355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00—300元/噸。
同舟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繆世大表示,中間貿易商采購時的謹慎態度,反映出當下國內天膠市場的供需面變化。供應方面,國內主產區開割已有一段時間并向市場投放天膠,眼下東南亞主產區國家也陸續開割,盡管泰國近來受到降雨影響割膠緩慢,但市場供應量逐步擴大是不爭的事實。需求方面,下游輪胎企業正面臨多重問題,一是終端消費降低,產品庫存積壓嚴重,二是由于貨幣政策收緊,企業資金面緊張。此外,由于對未來市場銷售預期不佳,輪胎企業的原料需求并不旺盛。繆世大認為在眼下疲弱的市場環境里,需求端出問題會對價格形成更大壓力
數據顯示,1—4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43.11萬輛和653.39萬輛,同比增長5.09%和5.95%,增幅較去年同期分別回落57.67和55.19個百分點。在汽車產銷量數據出現下滑的同時,國內輪胎產量卻在增長,今年前4個月國內輪胎產量達到2.4632億條,同比增長7.1%。兩方面數據的一減一增,使下游輪胎企業壓力陡增。
山東某輪胎企業市場信息部負責人稱,近來終端用戶消費需求下降很快,為了鞏固市場份額,其甚至不得不采取降價促銷手段。該公司主導產品是全鋼工程輪胎,主要用于載重運輸、挖掘機械等大型車輛。由于今年以來燃油價格的不斷攀升,物流成本高企收益降低,跑長途搞運輸的車輛在減少,對工程胎的用量也在減少。同時,工礦企業挖掘運輸需求量的降低也導致對輪胎需求量減少。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目前輪胎行業除了面臨終端需求降低的問題,還要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由于國家調控政策逐步收緊,企業很難拿到銀行信貸,輪胎行業企業在采購銷售等環節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國內市場中,泰國20號標膠的報價已經從4月份的5500美元/噸降到4300—4400美元/噸,原料價格的下跌提供了補庫機會,但是行業里很少有企業去采購,關鍵問題是企業手里現金流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