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指出,歐美經濟的減速或衰退,對中國的影響最主要通過貿易、大宗商品價格和投資信心三個渠道。
從貿易渠道來看,歐美經濟增長每下跌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長就要下跌6個百分點。另外,德銀通過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進行的分析結果表明,如果歐美經濟下降兩個百分點,中國的海運行業的名義收入會下降13%,航空運輸業收入下降11%,電信設備行業收入下降10%,而教育、醫療、公用設施行業的收入則受影響較小,名義收入下降幅度都在2%以內。
從大宗商品的渠道來看,和歐美經濟相比,中國經濟中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比重較大,因此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對中國工業的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有比較大的影響。平均來說,歐美經濟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國際鎳價會下降10個百分點以上,銅價下降6個百分點,原油價格下降4個百分點。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會直接沖擊中國能源和原材料企業的利潤、生產和投資。
最后是投資信心的渠道,主要是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會增加經濟下行的預期,打擊投資者信心。馬駿指出,這一點在出口制造業和地產業的影響尤其明顯。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機中,中國企業家預期指數曾一度從130大幅下降到80。